彤盟汇 汇天下

一颗红心向祖国,忠于人民忠于党!

首页 >活动论坛 > 正文

中华始祖山 “三奇”誉世界

来源:法媒融合传播网
作者:杨斌
发布时间:2025-07-31 12:05
浏览次量:
关键词:三奇

彤盟汇据法媒融合传播网讯(杨斌 焦广文 /图)在华夏版图的经纬交错处,山脉如脊梁般纵横绵延。于北纬35°24′、东经112°21′交汇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,一座承载着文明密码的中华山巍然屹立。它以“三奇”特质穿透时空,在中华文明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光芒,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记忆,更成为全球华人祈福溯源、寻根问祖的精神坐标。

 

第一奇:历史上最早命名为“中华山”的名山

 

在浩如烟海的地理典籍与地方史志中,阳城县中华山的命名记载如同一座时间丰碑。中华山山脊较为狭窄,最宽处不过数十米,南为峡谷,北临深壑。远处南望很象一只头东尾西的牛身,故又名牤牛山。该山曾是境内闻名的佛、道、儒三教圣地。中华山有据可循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山光宗元年,距今已有835年。清中叶以来,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中华山传统庙会,方圆百余里内善男信女们纷纷上山朝拜,场面壮观,热闹非凡。山上原有始创于南宋光宗元年(1190),重修于清道光至同治年间(1821~1861)的重复寺、真武祠、灵官洞、南顶阁等,均毁于20世纪40年代,现有建筑均为80年代修复重建。清同治二年(1863年)季秋,邑儒学廪膳生员郭玉珩于《中华山创修碑记》中郑重书载:“吾阳有析城天下之名山也,山之阴有护驾村之东南孤峰特立名曰中华山——”,这行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,将中华山的名号再次定格于160余年前的历史深处。

 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其他以“中华山”命名之地皆难以望其项背。湖北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虽坐拥广水市城北3公里的广袤林海,却仅辗转引用阳城碑刻文字,文化脉络似无源之水;贵州凤冈县中华山因临济禅宗33世传人天隐道崇禅师于清康熙年间(另说顺治18年)易名而得称,其历史不过三百年余;山西省交口县与灵石县交界处的中华山,至今在地方史料中仅留其名,难觅详实记载。唯有阳城中华山,以确凿的文献记载与实物碑刻,坐实“中华山”命名第一山的历史地位,其文化厚度历经岁月沉淀愈发厚重。

 

第二奇: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伏羲帝都后花园

 

中华山的地理位置堪称“天地经纬的文明密码”。它雄踞于阳城县驾岭乡护驾村东南侧,距县城25公里,与方圆20平方公里的析城山紧密相依。析城山在250万年前形成典型喀斯特地貌,主峰圣王坪海拔1889.5米,与中条山舜王坪东西相望。据《禹贡》记载“厎柱、析城至于王屋”,足见其在华夏地理版图中的古老地位。

 

从堪舆学视角审视,中华山宛如守护伏羲帝都的天然屏障。古时,山东半岛孤悬海外,河北、河南大部被水域沼泽覆盖,析城山以东的华北地区海拔不足百米,属滨海之地,而西坪中条山至陕西华山一带则是华夏始祖部落的核心活动区域。东坪圣王坪作为东方始祖圣地,与西方华山共同勾勒出“中华”版图雏形——“中条之‘中’,华山之‘华’,合为‘中华’”。中华山不仅是帝都风水祖山,更是华胥氏观星览地、沟通四方的枢纽。中华山是伏羲部落帝都的风水靠山和后花园,也是华胥氏眺望四方的绝佳之地,她可北望星辰俯瞰“濩泽”大地,东观沧海桑田“桑林”,南眺帝都“中原”,西望“中华”之域,更是出行四方的便利“驾岭”通道。周边“护驾”“回龙”“桑林”“驾岭”“”麻地”“竹园”“封头”“神南”“王坪”“观坪”等古老神奇的历史地名和特色符号,也印证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历史意义,恰似散落的文明拼图,完整还原出远古部落的生活图景与迁徙脉络。

 

第三奇:儒释道文化交融融合的历史大本营

 

中华山周边堪称“多元文明的熔炉”。在历史文献中,析城山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坐标,承载着多重文化印记。《今本书纪年疏证》记载商汤“二十四年,大旱,王祷于桑林”,《山西通志》指明“桑林水,导源析城之东麓”,阳城作为古濩泽之地,300余座汤庙至今香火缭绕,这种绵延数千年的雨雩祭祀传统,完美诠释了儒家“敬天保民”的核心理念。

 

在神话传说层面,中华山与道家文化渊源颇深。《山海经》中“昆仑之虚,方八百里,高万仞”的描述,与析城山“四方之门”“九门”的地貌特征高度契合;屈原笔下“登昆仑兮食玉英”的仙境追寻,在中华山周边的伏羲传说中找到现实注脚。华胥氏“制嫁娶、造网罟、作书契”的创举,既蕴含着远古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,也暗合道家“道法自然”的哲学思想。此外,山上的奇岩怪洞甚多,有石形如张果老倒骑毛驴,还有一石酷似孙悟空。且有“洞中洞”“洞中潭”,形状各异的钟乳石造型,老君峰、香炉山、仙人洞、龙王庙等众多小景,这些若隐若现的佛道遗迹,更让这片土地成为儒释道文化共生共荣的历史舞台,不同思想在此碰撞交融,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多元根基。

 

从《禹贡》的地理脉络,到《山海经》的神话传说;从商汤祷雨的历史典故,到儒释道文化的千年浸润,阳城县中华山以“三奇”特质构筑起一座立体的文明丰碑。它是历史的见证者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;是文化的融合体,汇聚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精华;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,寄托着人们祈福、溯源、寻根问祖的深厚情感。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起源的地理坐标,更是文明交融的精神高地,承载着华夏儿女对根脉的深情眷恋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。这座屹立千年的中华始祖山,正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,向世界诉说着中华文明的不朽传奇,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。

 

      作者简介:焦广文,山西高平人,晋城市政协委员。军旅十四载,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。曾获“非典时期”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、晋城十大传统文化保护大使、山西省绿化奖章。现任山西经典传统文化研究院理事,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、市古村落保护协会地方文化研究顾问,市文资委、文旅局专家库专家。《中华焦氏年鉴》编委、编辑。


免责声明:彤盟汇(www.tmhhtx.com)发布信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丰富网络文化,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彤盟汇平台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彤盟汇平台核实,对文稿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彤盟汇平台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合作洽谈,活动举办,稿件发布.您若对该稿件有任何怀疑或质疑,请立即与彤盟汇:www.tmhhtx.com,15637082188(同微信)联系。彤盟汇(www.tmhhtx.com)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
分享代码
>更多相关文章
首页推荐
热门推荐
网站首页 | 今日头条 | 媒体聚焦 | 环球资讯 | 忠党爱国 | 社会民生 | 网谈天下 | 商会企业 | 人物访谈 | 职场人生 | 招商加盟 | 活动论坛 | 赛事选拔 | 魅力民星 | 聚焦一线 | 律界名流 | 以案说法 | 科教文卫 | 法治在线 | 衣食住行 | 异域特色 | 同宗同族 | 社会万象 | 产业经济 | 公益慈善 | 县域资讯 | 内部公告 | 关于我们 |

关于本站 - 广告服务 - 免责申明 - 人员查询 -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18 - 2025 彤盟汇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9058号-1
本站24小时爆料邮箱:tongmenghui01@126.com
联系电话:15637082188(兼微信) QQ:2187858081
技术支持:郑州网站建设